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运行情况将于下周公布。参考前两个月经济运行表现和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是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也有市场人士担忧由于经济回升向好,二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可能总体偏审慎,如近期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提出“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就引起了市场对于后续央行是否会转变货币政策取向,乃至主动引导市场利率抬升的猜测。
需要看到,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力度具有现实意义。虽然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信贷数据显示居民端加杠杆购房意愿依旧偏弱,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需求的修复仍需要降成本工具加力,利率维持相对低位有必要性。在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对资金支持基建投资、提升投资意愿、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等都需要财政发力来巩固。
宏观经济政策也有加量空间。货币政策方面,无论是针对企业还是居民部门,实际利率偏高制约降息效果的问题仍然存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强调要“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要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促进内需回升的诉求下,宽货币工具继续维持充裕流动性仍有发力空间。此外,制造业投资为本轮经济修复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低利率环境有利于制造业投资的增长和融资需求的修复,货币信贷政策也有望继续加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
3月下旬以来,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负责人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中不乏雄心勃勃的目标。如江苏省2024年全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合计接近1万亿元;广东省将安排1万亿元的省重点建设项目、超过3200亿元的产业项目,推进55个5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这些地方计划的落地都离不开政策持续发力。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释放了要“推动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见效”“提升宏观政策向微观传导落地实效”的政策信号。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还需下功夫解决,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组合效应进一步放大,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望巩固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