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深奥的玄机或规律,把流动人口当成“自己人”,事儿就成功了一半。
撰文丨熊志
开年从江西返回深圳时,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堵车跑了十多个小时才到。每一年的春运,这几乎都是常规经历了。
不管是经湖南,还是经江西,贯通南北的京港澳、许广等几条高速,基本上每年都是全国堵车最严重的线路。在高速上,你可以看到大量的粤A(广州)、粤B(深圳)、粤S(东莞)车牌。节后返工时,他们堵在进广东的路段;节前返乡时,也是堵到要跑一天才能出广东。
春运南来北往的迁移图景,正是广东经济、人口与活力的一个直观缩影。发达的珠三角,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春运大堵车背后,是体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在此掘金。
据日前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实时在粤人口达1.5亿。广东已连续17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01
2022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历史性地首次出现了集体负增长。
北京和上海处在功能疏解的阶段,人口减少在意料之中,广州和深圳向来是增长大市,它们出现首次负增长,引发了各种解读。
一种观点认为,一线城市失去了吸引力,它开始留不住外来人口了。
由于佛山、东莞两大地级市,2022年的常住人口也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这更引发了不少唱衰的声音,认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不行了,产业转型升级失败,迎来了人口逃离的转折点。
但事实证明,这几大城市的常住人口负增长,大概率是阶段性的。
2023年各地的常住人口数据,还没有出炉。但通过一些其他指标,可以观察珠三角的人气增减情况。
以深圳为例,深圳官方日前透露,截至2023年末深圳社区登记人口达到了2163.77万人,同比增长了9.79%。
社区登记人口的统计口径,当然不一定精确,但它同样能反映出深圳的人口状况。算上遗漏未登记的,身在广东的人口数只会更多。
▲深圳东门步行街商业区(图/图虫创意)
事实上,深圳,包括广州,之前公布的实际管理人口数据,都超过了2200万人。而社区登记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和深圳创历史的轨道交通客流强度形成了呼应。
媒体报道称,2023年深圳地铁全年累计运送乘客27.11亿人次,日均客运量742.72万人次,共7次创历史新高,并在12月31日跨年夜当日达到1017.34万人次的历史最高客流纪录,成为国内第四座突破1000万城轨客流量级的城市。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2022年流失的人口,正在重新回流到深圳来。
而深圳的情况,正是广东的一个缩影,高达1.5亿的实时人口,这就是绝佳的证明——要知道,广东户籍人口数才1亿出头,这意味着至少有超过5000万的外来人员在广东。
将视线拉长观察,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人口吸引力,还会更加直观。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常住人口数,从5000多万飙升到了1.27亿。别说广州、深圳,即便是佛山、东莞两大超级地级市,六普到七普十年的常住人口增长,也都超过了200万人。
02
这两年陆续有朋友离开深圳,就连已经安家的我自己,也经常产生逃离的想法。没法办,一线城市确实太卷了。
但哪怕再多的人离开,广东尤其是广州、深圳,依旧是不缺年轻人进来闯荡打拼的地方。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首次负增长,但它的户籍人口,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一年增加百万,扣除自然增长部分,这一年有超过60万省外人口入户广东。
2007年广东人口超过河南,在人口第一大省的宝座上,稳如磐石地坐到了今天。
广东能够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最直接的因素,当然是这里就业机会多,方便搞钱。不过,能够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转化成户籍人口,这离不开对外来人口开放的态度。
在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的落户门槛,是相对较低的。尤其是深圳,人才引进政策下,本科生落户还能拿到补贴,这是很多二线城市开不出的待遇。
足够多的就业机会,相对低的落户门槛,造就了广东强大的人口吸引力。外来打拼的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搞钱,趁年轻拼几年,积攒资本后回家创业,也可以选择在此扎根。
图/图虫创意
在谈论大城市的吸引力时,大家都会想到一点,也即大城市相对更公平,机会均等,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权钱开路。
其实机会均等只是一方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户籍限制少,它不是资源分配的核心依据,资源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
典型像东莞,常住人口超千万,但户籍人口只有不到300万。在某种意义上,这甚至是一座外来人口主导的城市,它的资源当然不可能被本地人垄断。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是内部贫富差距最大的省份之一。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落差,还有大量的地区穷得叮当响。
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老大难”问题下,广东为什么还能坐稳经济第一大省的宝座?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是高度开放的,没有垄断发展资源。
经济落差的不平等背后,其实是一种机会公平——粤东、粤西、粤北穷不要紧,那里的民众,和广州、深圳的流动人口一样,也能在富裕的珠三角淘金,享受和本地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03
之前,深圳的“统租”风波曾引发广泛关注。千千万万的打工人担心,“统租”改造之后,城中村将失去性价比,房租的上涨,将迫使那些在城中村生活的人搬离。
其实城中村的情况,也是观察广东人口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有研究团队曾对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广州、成都、武汉、东莞等8市的城中村画像,统计结果显示,广州和深圳城中村居住人口,超过了千万规模,在上述8个城市城市中排在前二位。
《深圳城中村楼栋字典2022》也显示,截至2022年底,深圳全市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城中村单元共计2042个,城中村总楼栋约31.9万栋,占全市建筑总量比重超过40%,居住人口占全市实有人口约60%——如果按照实际管理人口2200万计算,城中村人口超过千万,和上述数据能形成呼应佐证。
对任何一个大城市来说,城中村几乎都是容纳外来人口的核心区域。
像我所在的小区,楼下一街之隔是成片的城中村,里面有些“农民房”接近20层,村里面有便利的生活设施,15元左右的猪脚饭、20元的理发,应有尽有。在繁华的一线城市,这个价格相当亲民了。
尽管还没到正月十五,但对面城中村的店铺,基本上全都开了。这种活力和人气,正是大城市开放包容的一面。允许在很多人看来“脏乱差”的城中村存在,外来人口才有落脚点。
也正因如此,深圳的“统租”,能够引起巨大的民意反弹;东莞的“围村收费”,才会引发激烈的反对。
图/图虫创意
在我看来,大城市真正的体面,靓丽的天际线固然是一方面,但它更藏在城中村的细节中。
因为大城市的开放落户,现阶段毕竟还是面向一些高学历人口,保留城中村,则让那些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流动人口,也能有一个栖居的落脚点,这同样是一种城市资源、机会的普惠。
说到底,抢人拼的不是流量,是诚意。事实上不只是广东,从长三角到大湾区,那些人口持续流入的地区、城市,哪个不是以开放、包容、友好著称的呢?
抢人大战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深奥的玄机或规律,把流动人口当成“自己人”,事儿就成功了一半。
▼
冰川思想库视频号上线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题图为深圳东门步行街,来源于图虫创意
*本版编辑:冰小乐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lhellohm
【往期精选】
汇聚思想 分享锐见
“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